74年,一首长夫人探望许世友,进院直捂鼻,许世友:瞧你那个样子
许世友自小在乡村长大,他的童年记忆中最快乐的片段之一是在父母劳作的田野上自由奔跑的时光。那时候田野是他的乐园,阳光下的稻穗是他最美的玩伴。这些欢愉的时光并不常见,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成年后的许世友看到的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他目睹农民们在田间弓着身子,满头大汗地劳作,他的心中便涌现出深深的愤怒。在他眼中这些勤劳的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终却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他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大部分都被地主们据为己有,他们的家中依然粮食短缺,生活窘迫。他开始接触参与到革命活动中,立志要推翻那些剥削压迫农民的旧秩序,为广大农民谋取真正的自由和权利。许世友的革命之路,由此拉开了序幕,他为了自身的信仰和理想,更是为了那些在田野中挥汗如雨的农民们能有一个更加公平的未来。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深入学习了革命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前行,逐渐成为了一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者。图片来源自网络当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的司令员期间,他住在中山陵附近的一处简朴住所,他经常提醒周围的人以及自己,要记得自己的根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不能忘本啊!”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许世友迁入新家后,他做了一次简单的视察,带着一种将这处精美住所转变为自给自足家园的计划。在环顾了这座住宅的各个角落后,他立即聚集了所有的服务员和助手,“看那边的竹林,正好适合养鸡,水塘也能养些鱼。前院的草坪,我们要挖起来种植蔬菜。至于屋顶,建个棚子,养些鸽子。许世友刚听到这些命令,工作人员们彼此交换着不确定的眼神,心中疑惑是否真的要将这个典雅的环境改造成一个农业生产场所。许世友不容置疑的态度很快消除了他们的迟疑,他提高了声音:“不要犹豫,现在就开始动手。在他的坚定命令下,工作人员们终于确信这不是一时兴起的玩笑。1975年,许世友的团队拿起了铁锹和镐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工程。院子里的观赏花被一一拔除,原本细致养护的草地被翻了个底朝天,还从附近的农场运来了满车的肥料。不到一周时间,家里就完成了惊人的转变。那些曾经的草坪现在变成了蔬菜种植区,满眼绿油油的菜苗正在茁壮成长。街道两旁也播撒了玉米和高粱的种子,原本只为美观的空间,现在充满了生机和实用性。许世友每次收获季节过后,许世友都会将新鲜采摘的蔬菜拿来准备美食。他特别喜欢邀请自己的老战友们到家中共进晚餐,这些聚会充满了亲密和温馨。在餐桌上他骄傲地分享这些都是他自己亲手种植的成果。许世友在追求农作物自然生长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使用纯天然的肥料来促进植物生长,坚决不使用市售化肥。在寻找适合的肥料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纯天然的动物粪肥,这种肥料效果显著,可它带有一股难以忍受的气味。原本这种粪肥是当地农户自用的,并不对外出售。许世友尊重农户的决定,没有硬要购买,请求教他如何自制这种肥料。那户人家看到许世友如此诚恳,毫不吝啬地分享了沤肥的技巧。许世友沤肥是一个臭气熏天的过程,许多人不愿意在自己家中进行,许世友不畏艰难,将这一技术运用到了自己的院子中。他开始收集动物粪便,并将其堆放在院子的一角进行发酵处理。除了精心管理他的菜园,许世友对养鸡也抱有极大的热情。他的家中饲养着一群优质的鸡种,这些鸡所下的蛋异常大,七个蛋重达一斤。许世友自己参与饲养,还指导工作人员如何正确喂养。他教他们将鱼刺和骨头捣碎后混入饲料中,每天还要确保这些鸡能吃到新鲜的青菜。这些精心的饲养方法让鸡群健康且生机勃勃,下的蛋也特别大,被人们称为“战斗蛋”。对许世友来说,这些鸡是食物的来源,更像是家庭的一部分。他对每只鸡的状况了如指掌,能够准确判断出哪只鸡即将产蛋,哪只身体可能不适。他的养鸡技术成为了一种传奇。许世友孙洪宪曾回忆,有一次打开一枚许世友的鸡蛋,里面竟然有三个蛋黄!这一现象让许世友的鸡蛋声名远扬。面对日益增多的求购请求,许世友制定了一项独特的“政策”:若是购买鸡蛋用于食用,他坚决不卖,若是用于孵化,他则免费赠送,希望这些蛋能孵出更多优秀的鸡来。通过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们也养鸡,许世友在推广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也倡导了一种节约资源、自给自足的理念。他相信这样能为个人带来实际的好处,也能在更大范围内帮助国家节约开支。一日许世友接到消息,得知一位军区的高级将领打算前来拜访。许世友并没有立即前去迎接,选择继续在田间完成他的农作。这位首长和他的妻子不久后抵达了许世友的住所,进入院子之初就被强烈的农家肥料味所困扰。许世友尽管首长对这种气味表现出了忍耐,但他的妻子显然难以接受这种环境。她用手帕遮住鼻子,皱眉头的表情透露出不快,还不时用手指催促丈夫尽快结束访问。许世友注意到了这位夫人的不适表现,便大步走过去,带着一丝直率的语气对他们说道:“何必这般作态?你们平日里吃的蔬菜不也是从同样的土地上种出来的吗?你以为自己身上携带着何等高贵,难道不知我们所有人最终都归于尘土?你的行为并不比这土地上的肥料高尚。这位首长的夫人面色顿时变得羞红,感到非常尴尬。在许世友坦诚地批评那位首长的夫人后,他转向陪同来的首长,说道“我一生出身农家,退伍后还是要回到田间地头去。如果连这点自然的农场气息都无法忍受,那么身为一个公仆,怎么能够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呢?”他的话语铿锵有力。许世友从那件事之后,访客们对许世友的家中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在进入院子之前都会深吸一口气,快速地朝屋内走去,避免任何可能引起不快的行为。许世友的直言不讳给每位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开始更加尊重这位将军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许世友的细心管理下,他的农场蔬菜和果树都长势良好,甚至比周围地区的其他农作物都要繁茂。每天他都会在田间巡视,看到蔬菜和果实丰收的景象,许世友总是笑得合不拢嘴,这种成就感让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充实和快乐。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军队来源于人民,必须始终与人民保持不断的联系。”这是提醒所有领导者,达到何种高位,始终要记得自己的根本——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图片来源自网络许世友将军通过亲自下田耕作,种植蔬菜,确保自己不会忘记这一教诲。他这样做是为了保持与土地的联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修炼,提醒自己权力多大,仍旧是人民中的一员。通过汗水滋养土地,他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与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这样的行为,对许世友来说是一种自我提醒的方式,确保他永不忘记自己的起源和承诺。他深知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他作为一名军人和领导者的核心信念。在他看来,亲自耕作是一种归根的行为,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教育,使他在权力的高位上依然保持谦逊和务实。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17期、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8年8期、廉政瞭望2006年5期、党史纵览2012年11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